一、研究背景
在沿空掘進期間主要采用掘錨工藝,掘進期間在動載和采空區(qū)側向應力雙重疊加影響下,造成工作面迎頭及實體煤側煤炮頻繁,片幫嚴重,煤體應力集中,存在沖擊顯現風險。受制于掘錨工藝(掘錨機炮頭全斷面為5.4m,巷道斷面6.0m),常規(guī)卸壓手段無法進入迎頭進行作業(yè),因此有必要進行迎頭超前卸壓技術研究。
二、研究內容
為解決沿空掘進期間因動載和采空區(qū)側向應力疊加導致的煤炮頻繁和片幫嚴重等問題,研究內容主要包括分析沿空掘進期間煤體應力分布特征及卸壓需求,設計并優(yōu)化超前卸壓鉆孔的布置方案,包括鉆孔的方位角、深度和數量。此外,研究并開發(fā)適用于迎頭超前卸壓的自動穩(wěn)鉆裝置,以提高卸壓效果和施工效率。通過現場試驗驗證所開發(fā)技術的有效性和經濟性,并分析該技術在不同地質條件下的適應性,提出相應的調整策略。
三、主要創(chuàng)新點
1.實現了從無卸壓—側向卸壓—正迎頭卸壓模式的創(chuàng)新。
2.利用檢修班設備檢修期間,將掘錨機開至迎頭范圍,連運一號車往外閃出一定距離,利用上述空間,在掘錨機機尾側生產幫鉆1~2個超前鉆孔,鉆孔方位角與掘錨機掘進方向呈12°~25°之間,超前鉆孔穿過巷道一側側幫的塑性區(qū),保證終孔位置進入巷道工作面一側側幫的彈性區(qū)內,從而使煤體應力更好地向深部進行轉移。
3.優(yōu)化超前卸壓方法,通過在掘錨機鏟板、操作臺等位置加裝一個自動穩(wěn)鉆裝置,然后將鉆桿連接在一起置于5m長的自動穩(wěn)鉆裝置內,進而解決因施工迎頭鉆孔長距離裸桿造成鉆桿跳動、斷裂,從而實現掘錨工作面正迎頭超前卸壓
四、推廣應用
該技術已推廣至某煤礦,優(yōu)化后施工30m的迎頭大直徑卸壓鉆孔的允許掘進距離比斜孔允許掘進距離多12m,在提升單日進尺可提升12m的情況下,可直接節(jié)約成本近30萬元,產生的間接效益更大。
轉化果平臺咨詢電話:4001817969